第31节

    有时候,连临青溪都想找个绳子拴住他们,让他们能安生一会儿,毕竟她不是真得闲人,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她去做。

    “小妹,看孩子累人吧?呵呵,这两个猴孩子,有时候可真是烦死人了!”冬天还没过去,秦氏因为两个小的已经累得一身的汗。

    “大嫂,念雨怎么和大哥的性子不一样,比念水这个孩子还调皮。”以前临青溪就想着,依照临青云和秦氏的性格,他们生出来的孩子应该是个乖宝宝,可是临念雨自从能下地走了之后,那活泼调皮劲儿平常的三个孩子也比不上。

    “这事儿我也捉摸不透,念雨和念水一天天长大,这性子都不随咱们家的人。不过,你大哥说,他们这两个小的那股聪明劲儿随他们的小姑,以后长大了也是个强人!”秦氏微笑着说道。

    随他们的小姑?那不就是随自己?秦氏这话一出口,临青溪脸上有些羞红,但心中乐开了花儿,谁不喜欢被人夸呢,更何况临念雨和临念水调皮归调皮,也真是聪明,她教给他们的那些简单的儿歌和古诗,学一遍他们就能记住了。

    时间在姑嫂的闲聊和照顾两个孩子中流逝的很快,没吃晚饭之前,早上出去的老临家的人也都回来了。

    秦氏做好饭,一家人有些闷地坐在一起吃了饭。饭桌上,临青溪见临远山几人的脸色并不是很好,也就没有多问。

    吃过饭,安排两个小的睡下,临远山这才把家里的人又聚在屋里,然后说道:“真丫头,溪丫头,二郎和三郎的事情你们不用担心,一切都交给溪丫头的师父秉公处理,该罚该打咱们都认。”

    “我可听说一个人要打二十大板,二郎和三郎的身子骨弱,这要是下手重点……”叶氏说起这话来眼圈都开始泛红了。

    “娘,江师爷不是说陆县令会一视同仁,不是那滥杀滥打之人,您别太担心,二郎和三郎他们……”穆氏本想劝慰叶氏两句,可她也哽咽地有些说不下去。

    说到底,临青海和临青飞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儿子遭受皮肉之苦她怎么不心疼。

    “你们别说了,这二十大板是他们应该承受的。事情再不好解决,也不能动手打人,流民也是人,也曾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和咱们没什么区别。”临远山见叶氏和穆氏又要哭哭啼啼起来,不免有些生气,自家的孩子哪有那么娇气。

    “爹说的是,这次无论对错,二郎和三郎都不应该跟着动手,听说对方是从郴州逃难而来的灾民,千辛万苦才活下来,也都不易。”临忠国心里对那些外来的流民是有些怨气的,毕竟他变成半个废人也是因为流民打架导致的。

    只是,人心都是肉长的,大旱三年,很多百姓家破人亡,流落他乡,而他勉勉强强一家人都活了下来,现在自己日子好过了,他的心胸也更为开阔一些,心中的怨气也消了不少。

    不过,叶氏对那些流民还是没什么好感,即便心中同情这些人的遭遇,也可怜他们的处境,但这不是他们到处作恶的理由,难道日子不好过就要抢别人的,夺别人的,就要杀人放火吗?她心中百般想不通。

    临青溪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毕竟这件事情她只是听说,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什么,而且她也相信自己的两个哥哥不是那种欺凌弱小之辈,一定是有些事情家人还没有了解清楚。

    果然,三天后,临青海和临青飞被人抬回家之后,临青溪从他们的嘴里知道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初二那天,临青海、孙文明、吴彪去一品香找临青飞喝酒,正喝到高兴处,吴彪的朋友急忙来找他,说是有人打伤了他们“保护”的那些流民。

    吴彪一听就火了,起身就走,其他三人因为担心也跟着一块儿去了。可等到他们到了地方,两拨人早就打了起来,有不少老人和孩子都受了伤。

    冲动的临青海和酒精作用下的临青飞看不过去,也和吴彪一起加入到了打斗的行列,孙文明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秀才,他就负责在一旁照顾那些受伤的老人和孩子。

    吴彪、临青海和临青飞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脾气和酒劲一上来,哪还管得住自己的拳脚,下手不免重了些。

    等到陆志明带人赶到的时候,他们三个已经打伤了对方很多人,俨然是他们这一方的“主力军”,自然被陆志明全都带走了。

    因为之前有类似事件发生过,陆志明就按照以往的做法,各打了临青海他们二十大板,只不过打之前,他单独见了临青海和临青飞两兄弟,至于他们之间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

    不过,事后临青溪发现,自己二哥临青海的性子变了很多,而三哥临青飞也因为此次流民打架事件戒了酒,直到很多年后,她的大婚上,他才再次端起酒杯,痛痛快快地畅饮了一次。

    临青海和临青飞在家里养伤的这段期间,临远山始终没给过他们一个好脸色,而吴氏因为愧疚,总觉得自己在婆家有些抬不起头来,还是叶氏和穆氏劝了她几次才劝好。

    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京城传来的消息让临青溪再也坐不住了。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n_n)o~,谢谢!

    ☆、第八十三章 异姓王爷

    临青海和临青飞这对受难兄弟就在床上躺了两天,正月初六一品香开业那天,他们两个非要强撑着去,一个说一品香没他这个厨子不行,一个说一品香没他这个小东家不行。

    临远山训斥了他们几句,让他们在家安心养伤,但两兄弟第一次态度强硬地要去做自己认定的事情,最后,临远山干脆冷哼一声转身离开了家,不再管他们。好在,两个人在一品香真得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

    正月初九这天,本是临念雨和临念水的两周岁生辰,但临远山和叶氏都说,小娃子的生辰不应该郑重其事地庆祝,太过正式反而会折了孩子的寿数,简简单单地让孩子吃碗面就行。

    一大早,临青溪就被陆志明派过来的人接到了县衙后堂。

    师徒一见面,陆志明就笑着问道:“溪儿,有没有生师父的气?”

    临青溪有些不解地问道:“师父,徒儿为什么要生师父的气?”

    “真的不生气?”陆志明又问了一遍,这才坐下来。

    此时,临青溪恍然清楚陆志明这样问的意思,笑着说道:“师父,徒儿没什么生气的,我二哥和三哥也的确做得不对,师父惩罚他们是应该的。‘吃一堑,长一智’,溪儿相信两个哥哥也会受到教训,以后不敢乱惹事了。”

    陆志明欣慰地点点头,临青溪小小年纪就能明辨是非,的确难得。

    “溪儿,昨晚我接到京中来信,信上说,紫土的事情已经有些眉目,只是会多生波折,今年,你那万亩紫土怕是不能动了。”陆志明收敛了脸上的笑容,带些愁绪地说道。

    临青溪一听就着急了,忙问道:“师父,怎么会这样?”

    看出临青溪脸上的急色,陆志明示意她先坐下来,然后说道:“溪儿,你先别着急,听我慢慢说。”

    临青溪强压下心中的不安,让自己冷静下来,她现在很迫切地想要知道在京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陆志明看着她说道:“关于紫土传说的事情,你七师兄原本进展的很顺利,除夕皇家祭祖的时候,有人在皇家祖宗祠堂的地下砖缝里发现了几本上古遗失很久的经典书册,其中一本佛学典籍上明确记载了关于紫土、紫色种子的详细描述。圣上知道之后,龙颜大悦,曾去找皇家寺庙的高僧求证,得知佛家的确有这样一本上古之策,只是遗失千百年,没想到就藏在宫里。”

    听到这里,临青溪已经能大概猜出是怎么一回事,她只是心中大骇,能够把事情完美地做到这一步的人,绝对是不简单的人。

    也就是说,眼前她的师父,她曾见过的师伯、师兄,还有她未曾见过面的师公等人,都非等闲之辈。

    临青溪的灵慧陆志明早就领教过,他想,此时此刻的临青溪应该已经对他或者他们的身份产生了怀疑,不过,还不是挑明的时候,临青溪定会装糊涂,那他也跟着糊涂就是。

    就像陆志明猜想的那样,临青溪虽然心中存有疑虑和不解,但她没有说出来,而是问起了别的问题:“既然如此,圣上为何不下令寻找紫色种子呢?”

    陆志明嘴角微勾,说道:“其实,圣上已经下过旨,只是福安县地处偏僻,圣旨还没有到达,半路又被截了回去。”

    临青溪这时就更加不明白了,这九五之尊说过的话、下过的圣旨难道说收回去就能收回去吗?那这个皇帝做得也有点太不靠谱了吧?还是说另有原因?

    似是在回答临青溪心中的疑惑,陆志明说道:“溪儿你不知道京中的局势,事情是这样的,在京城有一位异姓王爷,这位王爷位高权重,手握重兵。三年大旱的时候,如果没有这位异姓王爷带兵坐镇,楚国的四方边疆就会不稳,灵王之乱时,要是没有这位异姓王爷,楚国战乱怕是要持续多年。只是,这位骁勇善战的王爷在带兵打仗上十分精明,可在其他很多事情上却是个糊涂虫,往往好心办坏事,唉——”

    临青溪听得出陆志明对这位异姓王爷敬畏中透着很多无奈,还有丝丝的怒气,于是,问道:“师父,是不是这位异姓王爷不同意寻找紫色种子的事情?”

    陆志明点点头,说道:“是的,他不同意,不但不同意,还说圣上要是派人开垦紫土,他就派兵把有紫土的地方都挖成深坑,然后用来埋人。”

    这位异姓王爷也太胆大包天了吧,竟然敢对一国之君说这样的话,这不是大逆不道吗?

    “师父,这位王爷为什么这么恨紫土呢?还有,他真得厉害到当今圣上都不敢惹他吗?”临青溪轻声问道。

    “溪儿,圣上不是不敢惹他,而是圣上知道他是个忠君爱国的忠臣,只是为人耿直固执了一些,脾气有些大罢了,对圣上、对楚国他是没有坏心的。至于他不喜紫土,其实是因为他最疼爱的妹妹因为紫土而死,伤心过度的他不但一夜白头,就此还恨上了紫土。就算有人给他讲紫色种子有多么神奇,能给楚国百姓带来多大的益处,他终究过不了的还是自己那一关。”

    想起自己口中说起的那人,陆志明也是一阵唏嘘感叹,有些事情过去很多年并不代表就能轻易地放下或者遗忘,伤口稍微被触及,对于那个人来说依然是撕心裂肺的痛。

    临青溪不了解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失去”,会让那位王爷一夜白头,但她想,一定是痛到极致,所以后来才会恨到极致。只是,她这个局外人却要因此耽搁很多事情。

    “师父,不能想想其他的办法吗?还有一个多月地窖里的紫薯就要开始育苗了,如果种在沙土地上,对以后紫土的利用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天高皇帝远,她这个小老百姓管不了什么国家大事,只是想要好好种地。

    ------题外话------

    感谢大家支持倾情,记得多收藏、多好评呦o(n_n)o~,谢谢!

    ☆、第八十四章 热闹春耕

    临青溪说得这个问题,陆志明在信中也和淮绍之谈起过,为了以防万一,紫薯现在还不宜面世,紫土地也不能现在开垦,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在沙土地上种红薯。

    “溪儿,红薯的产量比紫薯还要高些,既然现在紫薯不能种,那么紫土地你也先不要动,先把沙土地开垦出来,育好红薯的苗,咱们先多种红薯。”陆志明早上就派人去打探大眉山附近有没有无人耕种的沙土地,一旦找到,临青溪也就有地方种红薯了。

    “溪儿听师父的!”既然陆志明都已经决定好了,临青溪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想起那空闲的万亩紫土,她心中就一阵可惜。

    正月初十是立春,而立春过后便可以开始春耕了,此时天气依然严寒,但是田野里却已经出现了很多农人。

    临家村的豆腐生意越来越红火,族长临仁义早就意识到无论临氏一族如何富有,都不能把赖以生存的土地给忘了,生意要做,地也要种。

    于是,临氏一族的男女老幼齐上阵,男人们为族里的豆腐生意辛勤忙碌,而剩下的老人、女人和孩子则家里地里两头忙。

    经过这一年多来的观察,临青溪发现楚国还是上古时期刀耕火种的陈旧方式,翻耕土地主要依赖的就是锄头,农耕工具实在是匮乏和简单。

    “阿爷,就这两把锄头,您都擦了十几遍了,歇歇吧!”立春过后的第一天,老天爷就很赏脸地下起了淅淅沥沥地春雨,都说“春雨贵如油”,临青溪这时才感觉出这句话的深意。

    “阿爷不累,锄头多擦几遍用起来才有劲儿。这雨下的太及时了,等雨过后,田里的地就松软了,翻耕的时候就不会太累人了。”临远山笑呵呵地坐在屋檐下和临青溪说道。

    临青溪可不会认为不累人,翻耕土地光靠人力肯定是不行的,地少一些还好说,要是地多,像她这样手下有几百亩的人,几个人几把锄头,到时候肯定耽误耕种时间。

    “阿爷,那边地多,我已经让大安他们找人买了两头牛,到时候那边用一头,咱们家也用一头吧?”现在老临家的人习惯把在大眉山的院子称为“那边”,这样防人耳目的同时,也能为临青溪省去很多麻烦。

    临远山摇头道:“不用,不用,咱们家不用牛,这牛太金贵。庄稼人生来就是干活儿的,咱们家的地早上早起一会儿,晚上晚睡一会儿,很快就能弄好的。”

    临青溪见此,也说道:“阿爷,咱们家又开荒开出了二百亩地,就算种上几十亩的黄豆和几十亩的冬麦,算上咱家原来的地,加起来可还有一百多亩。现在几个哥哥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爹他也干不了重活儿,阿奶和娘还要照顾家里,您一个人怎么能干完呢。再说,咱们这里种地的方法也不对。”

    临青溪这最后一句才是关键,临远山听到之后,放下手里的锄头,掏出腰间的旱烟袋,问她:“溪丫头,阿爷种了一辈子地,怎么就不对了?”

    临青溪说道:“阿爷,老阿爷曾经对我说过‘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咱们这里春耕的时候非常浅,虽说也忙,可忙得没什么结果,而且从来不给地里上肥。这土地没有劲儿,庄稼种在上面,怎么会有大丰收呢。阿爷,只有土地深耕,然后再合理施肥和灌溉,老天爷再赏饭吃,那么秋天的时候,一定会满地金黄。”

    临远山被临青溪描绘的“满地金黄”说心动了,他也清楚临青溪种地并不比他这个种了一辈子地的人弱,相反,很多时候她所提出来的种地经验是从未听说过的新鲜,而尝试之后总会有意外的收获。

    “溪丫头,这深耕不但费时费力,还耽误种地,你买头牛回来就能有用了?牛可不是人,可不会用锄头,呵呵!”临远山虽然认同临青溪的说法,但实际做起来却并没有那么容易。

    “阿爷,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您先等我一下。”临青溪飞快地跑进自己屋里。

    楚国有些牛虽然叫“耕牛”,但并不实际参与耕种工作,而是负责套在车上等丰收的时候拉一些粮食或蔬菜回家,而且牛的繁殖能力并不高,所以在楚国牛是很珍贵的家畜。

    一开始临青溪的思维总固定在一些现代化的农具上,可是凭借楚国现有的各方面水平,把那些农具做出来有些天方夜谭。

    为今之计,就是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一些较为先进的农耕用具制作出来,让楚国的百姓能够节省一些人力物力和时间。

    这一次,临青溪要把改进之后的犁通过这个时代能工巧匠的手做出来,以后耕种的时候翻整土地就容易多了。

    很快画好了草图,临青溪又飞奔着来到临远山的面前,然后递给他说道:“阿爷,您看这个东西咱们镇上的铁匠能做出来吗?”

    临远山接过临青溪递给他的纸张,仔细看了看上面的东西,有些好奇地问道:“溪丫头,这是个什么东西?”

    “阿爷,这叫犁,有了它,不用锄头地就能深耕了,不过,前面要用牛拉,后面要有一个人扶着,如果没有牛,小一点的犁,人在前面拉也是可以的,犁耕土地的速度和深度要比锄头好。”临青溪极力推销着犁耕的好处。

    “这个地方要用铁吧?看起来像个大铁块,这能行吗?”临远山翻来覆去地看着那张纸有些怀疑地说道。

    “阿爷,绝对能行!”临青溪画出的这种犁,是经过好几代改进过来的,只要铁好,不但比老式犁轻便很多,而且还省劲,犁地的效果也更好。

    “阿爷正好认识一个铁匠,这就去找他问问。”临远山将那张纸吹干小心地叠好放进自己的怀里,然后起身披上蓑衣就要出门。

    临青溪忙拉住他说道:“阿爷,这事不急,现在还在下雨,等雨停了您再去。”

    “这点雨没事!”临远山摆摆手,出门了。

    下半晌的时候,临远山回来了,一回到家,他就对临青溪说,事情办妥了,三天后,对方就会把临青溪画上的犁变成实实在在的东西。

    吃晚饭的时候,老临家的人都很好奇临远山和临青溪口中的“犁”是什么,但爷孙俩就像约定好的,只是对家人笑笑,什么话也没多说。

    三天后,老临家里里外外来了不少人,都是来看犁的,这都怪临青木一时显摆,告诉了村里的几个孩子,自家阿爷让人打造出一种很神奇的耕地工具,能够深耕土地,让来年庄稼的收成更好。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村子都知道了“犁”这种从未见过的耕地农具。带着好奇与怀疑,这天有不少村里的老人和孩子都聚在了老临家。
新书推荐: 孤子銘 网游之一代宗师 怎么遍地是我前男友 锦鲤福妞:我在年代当团宠 玄女心经2 我成了表哥的白月光 摄政王他对我爱不释手 这个大师姐我不当了 养莲 爱丁顿极限